横琴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融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政解读 >

横琴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融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次数:

横琴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融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2014年上半年,横琴新区完成首笔跨境人民币贷款,金额2亿元,借款人均为澳门金融机构和新区项目企业。此外,中国工商银行珠海分行成功办理了2项粤港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共计4.5亿元;中国建设银行珠海分行承销大横琴投资公司在香港发行15亿元人民币债券,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大陆第一家获准在香港发行债券并可回流中国使用的地方企业。同年7月,国内上市公司东江环保公告将跨境融资进入公众视线,公告称,计划向招商银行深圳景田支行申请境外银行为受益人,租赁公司为担保人融资担保,境外银行收到担保后,向租赁公司提供跨境贷款。同时,公司将与前海花样年金融公司签订相关售后回租合同,以“售后回租”的方式与花样年进行部分生产设备融资租赁交易,融资金额2亿元,期限2年。据估计,东江环保每季度支付租赁利息约337万元,其一年期静态利率仅为6.74%。在当时的情况下,一般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需要在一年期基准利率6%的基础上浮动20%。对于国内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来说,获得贷款比较困难,即使获得贷款,利率也往往高于10%。相比之下,如果能获得价格明显低廉的海外资金,对大多数企业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在大力发展自由贸易区跨境人民币融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风险。最重要的风险是企业和国内外金融机构通过放大杠杆从国外获得资金,然后不投资或只投资实体经济,转向委托贷款或流入房地产、股票和金融产品,资金流动,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同时,要注意海外资金与企业经营期的匹配。如果海外资金是短期资金,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其波动就会溢出中国,使中国经济动荡。一方面,要引导企业独立进行风险管理,监管部门还应实时检测跨境资金使用的总体情况,防止各种跨境融资成为资金异常流动的渠道,使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为此,对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人民币融资活动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充分发挥横琴金融创新的作用。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广东省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等相关政策,明确将横琴新区作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试验区。充分利用国家对横琴金融创新的政策,以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为重要支撑点,全面建设横琴人民币跨境业务综合改革试验区,促进广东和澳门在旅游、展览、商业和金融领域的深化合作。同时,有效增加澳门人民币使用,促进澳门银行扩大人民币业务资产负债规模,提高澳门离岸人民币市场活动,形成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利用澳门利率更优惠的人民币资金,为横琴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财政支持。
 
2、小规模试点,逐步推进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近日,前海首批跨境人民币贷款项目由15家银行与15家在前海注册的企业签订,协议总额约20亿元。这种小规模的试点和逐步推进的做法值得借鉴。结合横琴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首先选择横琴新区注册的合格中国企业和项目作为试点载体,通过澳门银行办理人民币跨境融资业务,首先突破中国企业借入人民币外债的政策限制;为了更严格地控制风险,在试点期间,可以按照短期、中长期的原则,明确贷款期限,不同于借款人独立确定的前海贷款期限,业务以提前报告的形式逐一办理,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
 
3、加强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跨境人民币融资是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严格控制的业务。目前,国家对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的审批非常谨慎。因此,珠海和横琴新区有关部门应加强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重点报告和反映横琴建设发展的资本需求,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努力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借鉴深圳前海的经验和实践,尽快在横琴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促进横琴的金融创新和发展建设。
 
结语
 
在国内货币政策稳定的环境下,很难通过单一的国内融资方式完全满足横琴新区开发建设的资金需求。横琴新区毗邻澳门,在建设粤港澳合作新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鼓励金融创新是中央和广东省赋予横琴新区的重要使命,也是横琴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因此,通过金融创新吸收澳门人民币参与横琴的开发建设,是横琴新区解决资金供需矛盾的可行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