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管理的重要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管理的重要问题

发布日期:2022-02-16 浏览次数:

公共机构资产和预算管理作为公共机构的重要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公共机构的国有资产是公共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基础,是公共机构行使职能和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的预算管理模式仍然是一种以投资控制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模式。财政部于2006年5月30日发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部长令第35号)和《公共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部长令第36号)明确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作为资产管理的第一原则。新规定出台后,公共机构的国有资产和预算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当前的处理原则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预算管理的含义。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含义。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也是具有生产和发展过程的历史范畴。国有资产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国有资产是指所有国有财产,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和收入、拨款、接受礼品、国家权力或法律取得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权利,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和收入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家向行政机构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湖泊、矿山等资源性国有资产。狭义上,国有资产仅指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家作为投资者投资企业的资产,是国家依法在企业中拥有的资本和权益。此时,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仅包括国家经营时国家投资企业的资产和形成的各种权益,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企业、转化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和投资生产经营的国有资源。可以看出,国有资产的类别可以转换,各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转换为经营性国有资产。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含义。
一般来说,预算是分配企业财务、实物和人力资源的系统方法,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费用,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利润。预算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筹集、分配、使用、监督、控制和评估财务预算资金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预算管理可以首先提高公共机构的管理能力,有效监控和评价公共机构的绩效,优化公共机构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各部门的协调,优化沟通。
二是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管理存在的缺陷。
1.现有的会计制度不合理。
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会计核算不合理,导致事业单位资产虚假报告或预算失效。例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经营业务除外)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报表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偏离实际价值,虚假增加资产总额,导致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成本核算不完整,事业单位不能准确反映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这严重歪曲了事业单位资产价值的事实,不利于事业单位绩效的正确评价和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
2.资产预算约束力不强。
目前,公共机构的预算管理意识相对较弱,导致资产预算的编制只注重形式,没有实际的约束效果。例如,一旦预算的编制与实际情况不同,就可以进行调整,但部分单位的调整非常随机,缺乏合理的依据和研究,没有真正遵守之前的预算,调整也非常随机,使之前的预算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预算编制似乎是徒劳的,对资产管理行业没有应有的作用。
3.预算编制不科学。
公共机构的预算编制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必要程序进行,科学合理地进行。现有公共机构的预算编制存在许多缺陷,包括:一是预算前期工作不足,相关调查取证不科学;其次,预算编制过程缺乏实际性。公共机构的各部门往往关注自己的利益,倾向于获得更多的预算份额,从而虚报。这种情况会导致预算编制缺乏事实依据。归根结底,这是由于预算编制前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考核研究造成的。编制单位可能根本不了解各部门的现状,往往只关注资产数量而不关注质量,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后,预算项目相对一般,概括性太强。预算编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评估公共机构各部门的绩效,但前提是预算编制项目要详细,有利于评估。但现实是,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更注重宏观,而忽视了微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也不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
三是完善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要加强资产和预算管理,首先要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例如,建立资产折旧制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展示资产的真实价值,消除单位只关注资产数量而不关注资产质量的问题,从而加强资产管理的功能。此外,对于预算,折旧制度也将真正反映各部门的投入产出关系,更有利于评价各部门的绩效,预算的编制更加实用,真正发挥资产和预算管理的作用。
2.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编制。
预算质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所有活动,是事业单位绩效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预算的编制。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预算编制的预先调查和证据收集。预算编制的基础必须真实有效。其次,预算不能随意变更或调整。即使改变或调整,我们也必须根据科学程序提供确凿的证据或证据。加强预算对资产管理的约束。第三,严惩部门虚报预算,永不姑息。编制过程必须公平、公平、中立,不受友谊等因素的干扰,影响预算的有效性。最后,应尽可能详细地记录预算项目。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评估各部门的绩效,准确检查,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指导各部门的工作,形成对下属部门的约束,提高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3.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加强监督。
财务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信息文件,它不仅记录了会计年度各种资产的详细信息,而且还记录了预算的实施结果。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可以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就像上市公司一样,公共机构的所有活动都将受到监督,一旦违反规章制度,也将有效制止,对公共机构的资产和预算管理发挥外部作用,公共机构将在外部压力下加强自己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使公共机构不仅在内部有效机制下提高资产和预算管理,在强大的外部监督下及时发现不合理的纠正,共同促进公共机构的资产和预算管理水平。
4.加强事后预算评估和评估。
资产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完成后,主管部门应当对单位的预算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预算结果评估不仅是对预算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价和总结,也为预算项目的编制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认真分析预算实施后是否超过预算、哪个环节或项目超支、资产管理和使用等。分析结果将影响明年的预算编制,并考虑重新分配各部门的预算份额,纠正绩效差的部门,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