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
发布日期:2024-11-25 浏览次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中,正确运用财政政策,使财政在良性健康的前提下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财政经济的良性健康循环要求财政政策既能防范和化解各种财政风险,又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
1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财政政策,是指能够为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支持、财政体系健全、有序高效、良性循环的财政政策、准则和措施。这一财政政策既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会损害社会的长期利益和财政本身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财政政策至少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可持续财政政策更注重财政支出的效益,从长远和整体角度考虑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是财政本身可持续性的基础和前提;②可持续财政政策必须以培育广泛的税源为目的,这是财政本身可持续性的保障;③可持续财政政策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效益观和价值观为指导,有利于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选择原则
可持续财政政策的选择必须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事实为基础,既能促进发展,又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优先级原则。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目前,只有政府部门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相对较高。但政府主导的实施绝不是政府主导,不遵守市场规律;也不是政府主导财政和政府主导,不发挥市场活力。因此,科学合理的政府行为并不需要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是要求市场本身尽可能解决市场问题。
(2)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财政政策应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
(3)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应杜绝“全面捕鱼。、“杀鸡取卵”现象要求财政政策出台前对长期利益有前瞻性、正确的预见,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此外,财政政策应综合考虑其外部影响,实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
(4)明确主次和顺序,防止网络普遍传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财政力量相当有限,短期财政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可持续的财政政策需要明确主次和顺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5)统筹考虑的原则。统筹考虑的原则是指财政政策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能否科学协调,也关系到中国的财政承受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 上一篇: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
- 下一篇:建立可持续财政政策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