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民工就业难?
发布日期:2024-12-13 浏览次数:次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逐渐消失,但其影响远未消失。许多人在这场危机中失业,尤其是农民工。尽管危机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据统计,2009年失业的农民工人数仍然居高不下,达到2500万。
为什么农民工就业难?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能否在经济结构演进过程中顺利实现职业转型,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其质量能否满足非农业产业的要求。非农业生产部门要求劳动力在进入本部门前必须具备本部门要求的教育水平和技能。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完成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和特点》、农民工流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问题、《农民工就业服务与培训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等三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83%%,平均教育年限为6.69年,约72%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同时,劳动保障部对北京、天津、大连等26个城市农民工使用较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越来越多的用工企业开始要求农民工的教育和专业技能。在用工企业提供的岗位上, 64. 9%的岗位需要初中文化, 23. 2%的职位需要高中文化;近50%的职位需要熟练的工人。由此可见,我国农民工素质已成为阻碍其就业的“瓶颈”。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现阶段农民工“技能短缺”是农民工供应质量和结构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农民工人力资本不足。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它表现为人们的知识、技能、体力、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它最重要的投资形式是接受教育和培训。教育水平越高,劳动技能越强,人力资本的可变价值就越大。
农民工培训的主要方式是在“干中学”提高技能水平,但这种方式只是农民工或相关企业在生产竞争中的低级培训方式。此外,人力资本增加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企业对特殊人力资本的需求。同时,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这也是农民工会成为全球金融风暴中首当其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