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现状
发布日期:2024-11-11 浏览次数:次
《教育法》规定的财政教育支出的计算口径是指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支出和国家财政预算外的教育支出。本文所指的财政教育支出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支出。
一、回顾近年来财政教育支出成果
“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五年来,全国财政教育支出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具体表现为:1、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免费学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适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业相关专业学生免费。2、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2010年财政投入306亿元,覆盖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3、中央财政科技投资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现状
(1)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虽然我国教育支出总额逐年增加,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没有明显增加。上个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6%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远远落后于6%的目标。据了解,2006年―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3.01% 、3.32%、3.48%和3.67%。较低的比例表明,随着近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或优于经济增长,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营的支持也没有增强。
(2)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差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制度和不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导致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教育投资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进一步扩大了教育支出的差异。
(3)城乡差异明显。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形势下,城乡教育支出差异巨大。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资不足,我国农村教育投资不足,农村普通中小学生平均预算资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资金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和教育人才严重落后。
(4)层次教育支出分配比例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因此,我国初、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支出比例从总体趋势上有所上升。2010年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结构中,初等教育占35.57%,高等教育占22.71%,中等职业教育仅占7.42%。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大,初中教育相对萎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5)财政教育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学校职工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教育支出预算实行功能性预算编制方法。通过不同的行政渠道,教育资金如基础设施资金、设备资金等预算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不同科目中。财政部门不能全面了解教育部门的资金需求,也不能有效监控这些资金的使用。此外,财政一般收入、教育附加收入、预算外收入等不能在制度内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