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政信息网络

发布日期:2024-11-10 浏览次数:

(1)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政信息网络,实时监控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有效提高财政透明度,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地方政府应在适当的时间向公众披露其债务风险信息,并向公众解释其债务情况和债务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快速获取公众对项目的反馈信息,避免或减少地方官员的道德风险和项目建设者的违法违纪行为。提高地方财政透明度,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在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更加普遍地运用“谨慎原则”。政策制定者将大大降低政策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地方官员在借款过程中会提高避险动机。提高地方财政透明度可以扩大公众参与。在透明度高的情况下,公众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即公众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过程。依靠地方财政信息化可以实现提高地方财政透明度。一方面,可以利用财政部门的内部网络(Intranet)和互联网(Internet)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可以快速实现地方政府与地方公众的双向、直接沟通和互动,有效促进公众对地方政府各部门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减轻公民的信息申请和相应的成本负担,大大降低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成本,使全体公民平等行使知情权。另一方面,金融信息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向公众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加强与公众和政府的沟通和互动,迫使地方政府履行委托责任。(5)严格实现财务预算的硬约束。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往往不能出现赤字,这往往是在资本预算中产生的。因此,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是通过资本预算形成对经常预算的严格约束,避免借入政府消费资金。政府债务必须按照责任、权利和借贷统一的原则,设立专门的集中管理机构,控制政府债务的总量。同时,严格管理政府担保外债。对于市场竞争性项目,借款人和贷款机构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财政不予担保;对于技术性和公益性项目,需要财务担保的,必须从实际财力和承受能力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完善贷款手续,落实配套资金和还款资金来源,并在预算安排中留出还款准备金。对用户建立必要的财产抵押和还款保证金制度,作为防范未来风险的底线。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强大的国家财政,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确立国家财政地位,真正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成为国家长期稳定的保障。
 
(2)提高我国金融领域的诚信水平,应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降低财政信用水平低造成财政损失的概率。建立财政信用的关键是发挥市场作用,运用制度手段。一方面,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信贷偿还制度,建立严格相对完善的财政资金效率责任制,加强对无理由不偿还财政资金的处罚,增加逃避偿债责任的成本,严惩不信用的人。目前,许多不守信用、破坏信用的问题都与制度不完善、执法不严有关。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促进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中国的信用社会,这将是解决财政信用低下问题的根本途径。导致地方财政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各种制度缺陷和管理手段落后,以及经济运行中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增加了财政负担和风险。因此,防范西部地方财政风险的具体措施是本章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资源,推进财政税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加快财政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法制化进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逐步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