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恒等式能否作为会计目标公式?
发布日期:2023-05-01 浏览次数:次
根据资本和剩余价值运动的规律,企业会计的本质和目标是在保值的基础上对企业实际资本的增值进行核算和控制,即控制新增资本的价值和包括增值资本在内的资本。本文探索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实际资本保值增值的核算和监控为目标,运用资本会计要素的概念,遵循借贷复式簿记的数理逻辑,在资本会计的基本公式中(资本)=资产-负债-收益+成本),即在要素控制公式的基础上,构建企业会计的计量目标公式,加强和完善企业会计的资本管理理论。
1、贷款复式簿记是企业资本管理的科学会计体系
企业的实际资本不仅是反映企业价值的股东权益,也是投资生产经营、保值增值活动的实体资本,也是会计决算报告中的期末余额资本。在法律上,实际资本代表企业依法承担经济责任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实际资本是其基础、融资保险、合同权利保护的产权基础和财务基础,也是其风险创业、生产经营和竞争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价值表现,应作为会计的总体对象和总体目标。在人类历史上,有书面文字记载的企业实行资本管理,始于15世纪初的意大利威尼斯城邦。1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论》首次介绍了当地贷款复式簿记的资本账户和损益账户,总结和描述了现有资本的会计和管理实践。“本记论”是资本会计确立的标志。(潘晓江,2013)帕乔利贷款复式簿记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增加了一对资本和损益账户,而且形成了一个资本会计周期。这个资本会计周期,首先以借记资产账户和贷记资本账户为起点,以期末结转本期损益至资本账户为终点。然后,每个循环的终点都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定期结算的逻辑和计量目标是损益结转后资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即资本增值后企业的实际资本。因此,贷款复式簿记的重要特点和独特贡献是为经营实体的实际资本建立会计和控制的科技体系,为经营实体的职能资本和股东权益建立簿记笼。
二、会计恒等式能否作为会计目标公式
资产=负债+资本(公式一)通常被称为会计恒等式。但其形式只表现为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公式,即只揭示资产负债表及其所代表的账户的概念结构和数学逻辑,支持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观。完整的企业会计账户体系由资产、负债、收益、费用和资本五类账户组成。例如,1986年《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第六十一条规定:“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合资企业的会计科目一般分为资产、负债、资本和损益四类,损益科目也可分为收益科目和费用科目。”这分为四到五类账户。另一个例子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报告框架中指出,资产、负债、权益(即资本的同义语)、收入和费用是财务报告的五个要素。因此,企业会计系统健全的数学逻辑不仅要在复式簿记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全面地把握这五类账户之间的联系。上述会计恒等式似乎只能代表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账户和资产负债表观,既不能代表会计监控的所有账户和整体系统,也不能反映复式账户系统及其账户余额的复式变化,更不能揭示和反映会计的整体数学逻辑和逻辑测量目标。计量和说明的只是企业资产、负债和资本之间的数理逻辑以及记录和收集的会计信息。本公式只揭示和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静态财务状况,没有完全覆盖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其物质和价值的再生产活动,更不用说反映企业再生产活动的保存和增值过程了。从资产负债表的外部形式来看,会计恒等式只是一种资产计量公式,其计量目标是企业的总资产价值。由于总资产既不能反映,也不能代表企业生产开发经营管理的核心逻辑目标,这种会计恒等式可以作为会计账户余额的审查验证手段,但不应作为会计制度的整体代表,更不用说作为企业会计的计量目标公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