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储备金的作用逐渐演变和发挥
发布日期:2022-01-25 浏览次数:次
我们所说的存款储备金,就是按比例存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库存现金。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成为实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目标。随著银行业政策的发展,存款准备金的作用逐渐演变和发挥。将银行的流动性从一开始就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变成一种用于控制信用和货币供应的政策工具,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金融机构必须存入央行的存款数额,因此,货币乘数发生变化,以达到扩大或减少信用、货币供给的目的。
一是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1正效应。
1)抑制经济过热,价格指数(CPI)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度。
2)提高贷款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
3)缓解因国际收支巨大贸易盈余而造成的融资压力。
1.2负面影响。
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存款准备金政策不能回避货币政策工具的通病——时间滞后问题。在我国,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长上升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存款利率的上升,将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上调储备金将削弱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减少放贷,减少固定投资。其次,对银行及其贷款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在宏观经济领域,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表现在,财政紧缩措施的频繁出台、特别国债的发行和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等方面,都是导致银行系统内流动性向银行体系外转移的原因,流动性风险增大。
二是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问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不适合作为央行实施金融调控的惟一手段。2)存款保险政策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安全退出市场的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一旦发生支付困难,由于存在存款金政策,金融机构保留一定数额的储备金,可在必要时临时动用,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作为金融风险屏障。3)一般而言,存款准备金政策只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因此,如果一国金融体系内存款金融机构所占比例较低,储备金政策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主要是以经营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再加上其它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从我国目前的金融组织体制来看,不会出现因存款准金率调整而造成存款“大转移”的现象。央行在准备金政策操作上,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将做出相应反应,政策的失灵程度不大。4)对存款准备金的利息。存款准备金利率过高,就会导致金融机构在法定准备金之外,大量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入央行,获得无风险的固定收益,这不利于采取有扩张导向的货币政策。
三是优化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
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款准备金政策所起作用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要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还必须有条件,通过改革与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在分析存款准备金政策功能缺陷的基础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3.1在合适的时间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
要想使央行采用间接货币调控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调控基础货币供给的功能,实现调节货币供给的功能,就必须寻求扩大货币乘数;而要扩大货币乘数,关键在于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3.2采用差别准备金政策。
储备金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持银行的偿付能力,调节货币供应,而我国论存款期限的长短,银行的规模,各银行所在地区间实行相同的准备金比率,使原本弹性不足的法定准备金工具更缺乏弹性,因此,执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必要的。第一,根据存款流动性的不同,分别制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准备金率。第二,根据不同的信贷创造能力,将法定准备金率水平与银行规模挂钩;根据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沿海发达地区的银行准备率要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3.3优化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取消现金和专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才能算作存款储备金,允许国债、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地方公债、可在中央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等流动性强的金融资产作为存款准备金。
3.4改革准备金资产的支付利率政策。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支付利率政策应逐步取消,这将增加商业银行在准备金不足时的调整成本,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从事超额储备管理的意识,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解除储备金支付利息的改革,可以采取逐步的办法,首先是超额准备金不支付利息,以活期存款利率支付法定准备金,引导商业银行以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如票据等流动资产或货币市场进行操作;第二步不支付法定准备金,促使商业银行改变其“吸收存款”的经营行为,采取“贷存制”的经营策略,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注重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提倡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上进行创新,提高中间业务的收款人比例。
4结语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此外,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制度改革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目前非常不完善,要加大对这一政策的改进力度,特别是地区差异化准备金制度应尽快实行。三是要加强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共同推动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