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面临三个变化
发布日期:2022-03-13 浏览次数:次
引言:
目前,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和教育资金投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高校资金来源、学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为了适应高校发展新形势的变化,解决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财政部在试行制度的基础上实施了高校会计制度。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已成为其必须面临的问题。高校财务管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是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机。
近年来,高校在办学规模和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主要面临以下三个变化:(1)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政府财政拨款外,高校资金来源还增加了校外捐赠、校友捐赠等来源。(2)由于教育体制的深化,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增加,涉及金额较大。(3)由于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支持,高校的科研资金也在逐年增加。然而,高校在科研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科研资金余额管理不足等相关问题。从上述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各种新情况可以看出,原高校会计工作中使用的会计基础、会计主体、资产会计方法、会计科目分类等相关内容无法适应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是有效规划高校基础设施投资、科研投资、固定资产采购等方面的关键措施,是促进高校财务规范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3]。
二是改进高校财务管理。
根据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将单一收付实现制度的会计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方法,其中,政府财政拨款、捐赠收入等特殊资金来源仍采用原收付实现制度,更好地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管理。(2)将高校日常教育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活动纳入高校财务管理,统一会计主体,使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高校的实际财务状况,准确衡量高校教育成本。(3)在高校固定资产会计中,采用计提资产折旧的方法,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相关会计科目[4]。(4)高校财务部门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增加现金流量表,反映高校日常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等相关工作的现金流,为高校管理、投资等活动提供决策信息。
三是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具体措施。
面对实施的《高校会计改革制度》和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与高校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制度的对接是其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应从以下几点加强未来的财务管理:(1)建立系统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由于近年来高校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适应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系统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预算编制准则、实施准则、评价标准等,是高校财务管理路径创新的制度保障。(2)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创新的基础。深入了解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更新和会计制度、会计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实现系统培训,培养复合财务管理人才队伍。(3)建立实施预警反馈调整的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建立高校财务管理日常管理机构,监督财务部门会计工作,及时反馈高校基础设施教育相关财务管理问题,及时合理调整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