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融资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次数:次
一、我国低碳经济融资存在的问题
(1)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覆盖范围较窄。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国家行动,只要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应得到政府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低碳经济项目仍由政府直接参与融资和审批,政府融资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少数行业,流向中小型低碳企业的资金较少。中小企业在分享中央专项资金或部分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补贴等融资安排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因此,资金短缺已成为中小型低碳项目的制约因素。
(2)缺乏专门的低碳经济贷款银行。由于中国没有真正的碳综合银行,各种低碳技术项目缺乏专门的银行为其提供贷款。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开发低碳技术,但商业银行低碳项目贷款尚未形成统一、成文的贷款标准,大多数银行节能减排服务只依靠传统贷款模式,由于节能减排项目资金和技术风险,大多数银行选择不融资节能减排项目,所以商业银行低碳项目整体贷款金额较小。
(3)融资薄弱,资金利用效率低。众所周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低碳经济项目融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资,使部分融资行为脱离市场机制的调整。企业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资金发展低碳产业,导致部分资金流入异常用途,导致许多低碳融资项目无法及时完成。在低碳项目建设初期,企业不重视成本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往往忽视项目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施工完成后,企业不及时评估和反馈项目价值。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资金的低效利用。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机制。与常规经济相比,低碳经济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涉及面广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中国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催化剂”作用,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尤为重要。政府可以利用诱导性奖励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积极性,充分发挥金融融资机制的特点,有效实现两者的对接,从而达到优化低碳产业融资结构、提高低碳产业融资效率的最终目的。
(2)建立和完善市场融资机制。不仅政府融资机制需要改革,而且目前的低碳经济融资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我国初步具备了实施低碳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条件,是目前流行的市场融资方式――CDM融资模式也非常有利于中国的低碳产业。CDM交易机制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未来的低碳产业政策应注重培育低碳能源消费市场,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低碳能源领域,最终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加强商业银行在低碳融资中的作用。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领导者。中国商业银行应承担低碳产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作用。首先,建立商业银行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银行。二,积极开展低碳融资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在支持低碳经济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低碳融资的长期机制。第三,尝试建立一家专门的低碳融资银行。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努力建立专门的低碳银行,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