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融资现状
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次数:次
低碳经济的思想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丰富的物质信息,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人类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增长。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中国不仅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而且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低碳技术和低碳标准带来的全球低碳产品竞争和基于环境保护的新贸易障碍。因此,我国应发展大理低碳产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我国低碳经济融资现状
(1)以政策引导和规范低碳经济融资。在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分配到低碳领域的工作很早就开始了。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实施信贷政策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通知》,要求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随着节能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2007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实施环境保护政策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境保护局还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绿色金融”、“绿色证券”,初步建立了我国低碳金融的政策框架。
(2)碳金融市场是低碳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碳金融市场是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各种融资活动的总称,包括三个方面: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开发可产生额外碳排放权项目的交易。3)与碳排放权相关的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我国低碳经济的市场融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CDM项目进行融资。二是碳贷款和碳金融市场。第三,碳基金。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商。碳金融业务主要是CDM项目的融资和经核实的减排(Cars)交易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
(3)碳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虽然我国碳减排资源丰富,碳减排市场潜力巨大,但与许多外国银行的深度参与相比,我国碳资本和碳金融发展落后,国内银行刚刚尝试了“碳金融”。国家开发银行正在探索清洁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提供商模式等创新融资计划。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正试图开发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绿色信贷。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了资本银行部,与多家企业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涵盖了小型水力发电、炼钢高炉余热发电等CDM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