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信息披露

发布日期:2025-01-04 浏览次数: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规范,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已成为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指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行为,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7月1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南》,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那么上市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呢?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鉴于投资者关系管理涉及面广,与公司治理、金融、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有一定的联系,笔者将主要从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股权资本成本、股票流动性和公司价值等财务角度对西方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理性认识,进而开展更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信息披露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简称IRM),有时又称投资者关系(Investor Relations,简称IR),是一种公司战略管理行为,其本质是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沟通活动,主要利用金融、沟通、公共关系和营销信息沟通,其目的是满足投资者了解公司现状,然后做出投资决策信息需求,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标。因此,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保持和密切公司与投资者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Rayder等。(1989)指出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三个要点:(1)实现并保持股价稳步上涨,维护公司利益;(2)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资本成本;(3)满足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信息需求,吸引他们未来的投资[1]。不难看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基本途径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活动。沟通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否正常进行,沟通的重点在于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向公众公开展示公司相关信息的行为,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各种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以及上市前首次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证券监管机构将要求上市公司广泛透明地披露与价值相关的信息。公司按照这一披露要求进行披露,会不会使公司受益?Gibbins等。(1990)认为,基于以下两个原因,公司的信息披露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利益:一是公司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增强股票的市场流动性,增加公司股票的社会需求;其次,公司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投资者风险估计和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2]。Christime A.Botosan(1997)研究还证明,少数证券分析师关注的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资本成本较低,但对于大多数证券分析师关注的公司,作者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信息披露水平与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关性[3]。但由于该研究只是对某一行业某一公司某一年度数据的实证测试,因此该研究结论缺乏普遍的解释意义,不能适用于其他行业和其他年度。即便如此,Christime A.Botosan的研究也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如Richardson等。(2001)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扩大了样本选择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加拿大几家上市公司1990―1992年的数据对Christime A.Botosan的研究结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测试,证实了少数证券分析师关注的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与其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