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建议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建议

发布日期:2025-03-27 浏览次数: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融资模式的应用建议
 
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具有上述诸多优势,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PP融资模式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事物,未来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PPP融资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融资模式。政府已经从过去建设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基于特许权的私营企业的合作关系,并在公共服务中发挥监督、指导和合作伙伴的作用。同时,政府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允许投资者开展轨道交通沿线业务发展,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等,让投资者看到项目的利益,只有让投资者感到有利可图,才能真正吸引社会投资者的资金。
 
2.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PPP融资模式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从项目审批、评估、投标到项目实施、验收和运营,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来监督项目。同时,可以建立PPP综合服务平台,披露PP项目的项目审批、招标、投标、中标、建设、运营等信息。一方面,通过PPP综合服务平台监督项目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也可以有效地限制政府的行为。这可以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相互监督的平等合作地位,避免权力寻租。
 
3. 拓宽项目收入渠道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收入来源仅为票价收入、政府补贴或列车命名权、少量广告收入等,难以满足私营企业的需求。政府可以授予沿线土地开发权或优先受益权;允许投资者优先开发沿线商业和房地产;延长项目特许经营期,增加社会资本回收期,拓宽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收入渠道。
 
4.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涉及的风险较多,合理分配风险是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风险分担的原则是“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风险的原则”和“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控制风险所需的成本。
 
5.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PPP融资模式操作复杂,无疑对相关岗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模式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增强社会投资者对项目的信心,促进项目的更好更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