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财务管理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

发布日期:2024-08-16 浏览次数:

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也从只关注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向关注市场需求,关注经济效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管理效益”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共识,企业管理中最全面、最具挑战性的当数财务管理、资本筹集、使用和利润是财务管理的主线。相应地,财务管理在理论体系和财务管理方法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财务管理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与金融相结合。这一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大约需要3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实施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除了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和一些非常有限的“集体企业”外,几乎没有其他经济组成部分。此外,“国有企业”完全是国家机器的“附属物”或“零部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严格执行国家“指令计划”,企业没有自主权,“工业生产、商业包销”是自然的,自然的,甚至市场是独特的资本主义怪物。虽然它也提倡经济会计,但它本质上只是内部成本会计。反映在会计中,它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内部成本会计体系和方法,而财务问题被视为会计核算的一部分,顺便说一下。
 
第二阶段:会计与财务一分为二。这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改革初期的突破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包括扩大企业财权),随后进行“利改税”试点。经济体制改革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进而转变为“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除国有和集体企业外,个体工商户、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等经济成分相继出现,呈现增长趋势。许多重要商品实行“价格双轨制”(即同一商品的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同时共存)。大多数国有企业从执行国家“指导计划”到参照国家“指导计划”,其他经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由市场调整,市场不再被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洪水,相反,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市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到目前为止,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不仅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质产品,还要关注收入与费用之间的数量比关系,关注经营效益。此时,如果仍停留在会计记账、会计和报销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因此财务问题从会计中提取,上升为独立学科——财务管理。
 
第三阶段:现代金融管理的建立。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10年左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体会议成立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民营、私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经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股份制、公司制、合伙企业层出不穷,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方兴未艾。正在建立以政企分离、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大多数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要商品(如粮食、钢铁等)价格已经自由化,进入市场调整轨道。“管理重点是经营,经营重点是决策”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体现在财务管理上,整个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方法更加科学,财务管理理理念更加现代,具有符合国际惯例的总体趋势,具有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