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发布日期:2024-04-28 浏览次数:
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执行力弱,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只停留在预算编制和报告阶段。部分领导和部门领导预算管理意识薄弱,不能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各部门未将预算作为未来工作的定量计划进行实施和管理。预算指导和控制高校活动,最终实现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功能被架空。缺乏预算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省钱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预算的重视程度较低,实施预算的主动性不够,预算的权威性和限制性得不到保障。
2、没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良好经济秩序和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财务制度建设,未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和学校具体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种学校财务制度,导致经济行为后没有相应的制度,或制定制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财务制度的不完善可能直接导致财务风险增加、资本浪费和财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3、当前的财务会计不能满足经济和高校发展的需要。
财务会计是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基础,是记录和衡量经济活动的必要手段。由于高校制度原因,我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长期受行政机构会计、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影响,财务会计基础简单,选择收付实现制度,不计算教学成本,不计折旧,不遵循比例原则等,财务信息不能准确控制高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不利于高校管理和发展,更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
4、缺乏系统的财务分析和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处于日常经济事项的财务会计水平,没有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评价和效率评价,也没有根据分析评价或评价意见给予必要的奖惩措施,或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少量财务分析数据只停留在“收入、支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等“数量”分析,影响收入变化的主要内外因素、支出结构合理等“质量”分析较少,导致财务不能系统地提供有用的经济管理信息,难以实现资金分配与经济主体权、责任、利润的结合。
- 上一篇: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向创新
- 下一篇: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