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发电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新常态下发电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2-10-04 浏览次数:

一、发电企业传统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首先,传统的内部审计侧重于事后发现的问题,而不是发现的问题。当发现问题时,损失往往已经形成,风险已经暴露出来。此外,如果不能及时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建立长期机制,就不能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此外,由于认知偏差,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提前参与审计对象的工作,及时识别和帮助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此外,许多发电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仍以现场审计为主,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实时远程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传统的内部审计侧重于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辅以其他业务信息,不检查企业的全面业务,全面识别风险。
(2)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发电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按照外部监管要求被动开展,没有意识到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方法落后,风险评估风险无法正确识别,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事后的“亡羊补牢”风格。只有从企业管理层建立主动风险控制意识,才能将风险控制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
(三)内部审计资源不足
发电企业内部审计普遍面临人员短缺、专业能力薄弱、审计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由会计等专业组成,审计人才少,经济、工程、法律、风险管理复合型人才少。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限制了内部审计走出传统审计的范畴。审计人员对生产经营中的异常情况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难以发现系统性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无法在审计中始终贯彻风险评估。
二、新常态下发电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1)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为适应新常态下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发电企业内部审计必须重新考虑其职能定位和审计目标,以风险为出发点,重组其制度、流程和机制,努力实现案件调查和处理向事前风险预警的转变。一是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从内部会计控制审计向综合风险管理审计转变。内部审计工作应告别原财务收支审计,从财务管理扩展到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经济管理、效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二是内部审计要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推进审计通行证,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高度。如参加本单位相关经营财务管理会议,参与协助本单位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和修订相关规章制度,督促落实。
(2)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层应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是确保业务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首先,企业应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流程和组织职能,设立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严格执行内部审计人员的就业标准和资格认证,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经营中的业务及其管理职能。其次,根据第11号审计令,内部审计部门应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并报告。董事会应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整改、团队建设等重要事项的管理。
(三)整合审计资源和审计能力
发电企业内部审计涉及面广,影响大。除财务专业人员外,还应了解发电行业,熟悉材料采购、工程招标等业务内容。首先,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企业应提供内部审计人员临时培训和轮岗培训的机会,鼓励和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学习和培训。必要时,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内审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风险数据库和资源共享机制,以满足审计人员及时了解业务情况、业务环境、发展战略、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估的需要。最后,企业要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全员风控”这一理念强调将风险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在“全员风控”在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各岗位的员工都是风险控制负责人,业务发展也在进行风险控制。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发电企业内部审计应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尽快完成角色转化和功能转化,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整合审计资源和审计能力,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