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发布日期:2022-08-31 浏览次数:

财政部于2016年6月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提出:“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形式,旨在为报告用户提供满足管理需要的信息。”由此可见,探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建设策略,对提高管理会计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管理控制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功能要求。
一是基于管理控制下管理会计报告制度的建设原则
(一)与信息相关的可靠原则
基于管理控制下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需要充分发挥其预测、控制和分析功能,信息质量是影响其功能实现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必须确保信息与管理决策有关,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足够可靠,充分发挥编制管理会计报告的现实意义。
(二)形式多样的原则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其独特性,表明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不能太单一,但需要选择最适合企业及相应的业务项目,如表格、图纸、PPT等待。在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为了直观、清晰地呈现相关信息,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报告编制形式。
(3)时间灵活原则
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告的核心是实现控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会计报告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定期和非定期定期和非定期会计报告的形式。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控制中,采用常规的定期会计报告形式。一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管理报告系统应立即启动非定期管理模式,为管理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二是基于管理控制下管理会计报告制度的建设策略
制造企业有32年的发展历史。2016年,企业整体销售额达到2007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11%,整体利润达到150亿元[1]。虽然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但目前使用的一些书面报告与财务表格相似,性质与管理会计报告相似。因此,本文在企业现阶段经营预算、规划控制、绩效责任评价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从管理控制的角度构建了会计报告体系。
(1)预算报告
预算报告可以说是管理会计报告系统的起点,与业务成本计算、绩效评价、薪酬激励机制密切相关,可以直接影响管理和控制的整体效果。在这方面,有必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调整,制定一套完善的预算报告,形成成熟的制度规范。
1.经营预算报告反映了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根据上述制造企业的经营特点,生产、销售、成本预算报告应是整个管理会计报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销售预算是预算报告部分的基础,即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应达到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表达了企业的发展期望。销售预算数量将受到客户需求、原材料价格、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综合预算的关键,销售预算编制必须综合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以确保预算目标的改进和可实现性[2]。产品销售预算应有效细化,不同类型的产品应分别设置预计销售数量、单价和收入类别;同时总结以往预算和实施效果,通过预算数量与实际数量的差异和差异,有效优化当前销售预算。
3.生产预算报告属于业务预算,相应的编制内容应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实现的产量目标,编制过程应以预期销量为主要依据。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同步同量”很难实现,因此生产预算必须考虑期初和期末的应有库存;同时,生产预算需要仔细安排生产、销售和库存的比例,始终保持在标准范围内,确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存在储备不足或库存积压不良问题。
4.成本预算报告是企业控制生产、制造和经营成本的主要依据。报告应包括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成本预算报告编制完成后,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目标规划生产,促进企业预算利润目标的有效实现。
(2)规划控制报告
管理控制作为制造企业,应注重企业经营和企业产品生产规划控制两个方面。在这一环节中,管理会计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的原因,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对保证企业预算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制定控制标准报告来支持管理和控制中的预测信息,为控制和事后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在预算报告的基础上,规划控制报告应注明各生产、销售、管理中心的指标体系。指标类型包括核心指标、重要指标和风险指标。其中,核心指标的主要作用是反映企业的资本经营效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直接影响管理控制效率,重要指标和风险指标是核心指标的分解。其次,在制定控制标准报告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结合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零标准,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明确控制标准和边界。最后,制定完整有效的控制标准报告,动态记录控制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调整情况。根据控制标准制定报告,进一步制定规划控制报告。规划控制报告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成本,将实际消耗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当两者存在差异时,需要对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比较,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些差异,实现管理控制目标。
(3)业绩评价报告
上述制造企业目前实施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集团总公司对子公司的评价、公司对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人单合一的评价方法OMS与BCC系统地完成绩效评估。通过经验总结和分析,发现这种评价方法基于的评价指标大多是财务指标,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考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优化。采用平衡积分卡的方式,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出发,可以构建全面的绩效评价报告。因此,在综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绩效评价,进而更真实、更恰当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战略实施情况。在绩效评价报告中,应深入分析财务与非财务维度指标的差异,重点反映差异的原因,为企业的后续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管理会计信息。
(四)专项报告
专项报告对于提高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制造企业,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通过专项报告突破原财务报告体系,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内部报告和辅助管理决策的作用。专项报告包含管理人员关注的所有特殊事项的管理控制信息,报告体系的主体可以是独立的管理中心、其他职能中心,甚至是企业内的非正式组织;报告体系的期间维度主要基于管理控制的实际需要,可以是月、季度或年度财务报告,也可以是管理控制的循环周期;报告体系的内容需要围绕管理人员的控制需求,独立选择预算报告、规划控制报告、绩效评价报告、综合特殊事项的管理会计信息,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索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建设,对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完善的管理报告体系可以将管理会计与管理控制紧密联系起来,以管理控制需求为核心,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