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现状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现状

发布日期:2022-08-07 浏览次数: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现状
(1)缺乏会计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严格、系统、标准化、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是建设国际化、标准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途径。由于我国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起步较晚,国有商业银行对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达成共识,缺乏形成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虽然目前各种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整体有效,但实施相对滞后,未修改其不适应部分,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管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新业务的推出,并没有真正反映“内控优先”原则上没有及时梳理和细化现行制度,表现出业务与控制在时间上的脱节。即原有或新增业务变更实践,会计内部控制措施和规定未得到有效跟进;少数基层管理人员认为,建立规章制度就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将内部控制等同于规章制度,或将内部控制与专业部门的严格管理混为一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落后于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会计内部控制效果不足。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建立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规章制度,但效果有限。首先,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并不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业务发展不同步。一些新业务在引入成熟和可控制度的前提下盲目推广。特别是基层员工对新业务操作不熟悉,留下操作风险。二是授权批准范围、层次、责任和程序不明确,使少数会计人员未严格按照授权要求形成非法授权,使授权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控制作用。特别是一些网络经理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每天监督检查,授权管理和周检制度流于形式。第三,银行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未能更好地行使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往往出现“权大于法”现象。四是会计岗位制约效力不足,会计岗位设置缺乏相互制约和约束,导致部分人员违规、违纪,甚至挪用银行资金,给银行带来风险。
(3)审计检查力量薄弱,约束尚未有效形成。具体表现为:一是审计部门力量普遍薄弱,特别是监督人员质量不高,缺乏定期业务学习,监督业务只是通过数据输入实现会计平衡,没有认真审计各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少数监督人员对柜台业务处理程序和规章制度掌握不多,没有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二是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审计监督部门容易受到行政干预,检查人员检查不深不敢管理违规行为和人员,不敢处罚。第三,审计频率低,覆盖范围不广,使审计部门无法掌握整个行业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状况,无法及时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或迹象,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第四,审计监督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严重滞后,使审计内部检查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4)电子内部控制水平较低,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滞后。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中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银行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汇总、报表、利息计算、计等综合会计业务放置在计算机主机处理中,原单独运行的网点变成远程终端。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突破了传统的会计处理模式,柜台服务由两人变为一人,改变了原会计业务流程,原会计人员劳动组合面临重组。现行会计内部控制系统不再适用于电子技术支持下的银行业务,导致计算机管理员和会计人员权责分工等一系列矛盾。在电子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完全失败。
(5)内部控制不力,反复调查,机制不断改进。从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由于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信息沟通和反馈等环节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整个持续改进机制运行失败,主要反映在内部控制弱点长期无法改善,内部控制空白无法有效识别,重大案件反复发生,反复禁止,形成内部控制薄弱-非法操作-例行检查-反复调查-非法操作-持续改进机制故障-案件重复内部控制恶性循环。
(6)制度误导逆向激励,构成员工道德风险。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往往导致逆向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指导思想受利益驱动、金融市场、同业竞争混乱等诸多因素影响。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的思想存在,认为市场营销与单位业务发展、个人收入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内部控制管理是次要的,甚至影响业务发展,促进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体现在规模指标和速度指标从上到下的考核体系上。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追求工作业绩,员工经常违规操作,踩踏“钢丝”做生意,容易采取极端行为,走向犯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