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对传统财务报告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4-04-30 浏览次数:
1. 人力资源财务会计
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内容,即增加相应的账户,并在会计报表中增加披露人力资源数据的指标。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当前的财务会计周期,建立一种新的财务会计方法,即“全要素所有者权益会计”。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的要求,需要增加以下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人力资产”科目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体应当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对事业单位人力资产科目设置明细账。(2)劳动者权益账户“人力资源”:用于会计劳动者投入会计主体的人力资源资本。(3)在费用账户中增加“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用束计算机构在当期人力资源投资成本中增加“人力资源成本”账户和“人力资源投资”账户。“人力资源成本”账户借方核算人力资源就业后的成本,应当按照人力资源为会计主体服务的年限摊销,包括会计主体获取、维护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费用。贷方向有关部门登记人力资源后,转入“人力资源投资”科目。本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如新员工正在接受会计主体培训,则有借方余额。“人力资源投资”账户的借方计算“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结转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贷方登记每期转入损益科目的金额。(5)利润分配科目增加“人力资源未分配利润”和“人力资源分红”二级科目,计算今年应归属于人力资源的利润和分配给人力资源的利润。(6)在负债账户上增加“应对人力资源分红”科目,计算未支付给人力资源的利润。
2. 人力资源会计对传统财务报告的影响
(1)对传统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传统报表的资产科目增加了“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投资”和“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合并,并反映在“人力资产”项目中。由于“人力资产”是一种不同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新资产,因此应在“负债表”中单独列出,会计主体的总资产=流动资产人力资产长线投资固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人力资源”科目属于传统债务表“所有者权益”项目,独立反映为“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总额=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利9公积人力资源未分配利润。
(2)资产减值明细表的影响。
为反映各类资产减值准备记录及其调整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在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也计提了减值准备,因此应在本报表中列出。
(3)对传统利润表的影响。
利润表是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业绩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将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年度的相关费用进行比较,以计算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或净损失)。传统利润表中的人力资源会计费用科目“人力资源费用”包含在管理费用中,不单独列出。为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使会计主体的管理者更清楚地了解,会计期间主体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应在包括人力资源会计在内的利润表中增加人力资源成本,作为业务利润的减少。
3. 人力资源会计表外揭示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构成不能在上述一般会计报表中充分反映,但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于一些技术成人高、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获取超额利润的事业单位,有必要让外部住宅用户了解这部分信息。人力资源的表外披露主要是进一步说明会计报表不能包含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细的内容,有利于会计报表用户理解和使用财务信息。
- 上一篇:非财务信息披露
- 下一篇:人力资源会计数据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