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私立高校会计制度的原则

发布日期:2022-03-18 浏览次数: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据有关统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占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总数的20%以上。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制度的选择和建设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办高校主要采用民办非营利组织或公立高校的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制度没有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给民办高校自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因此,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民办高校有必要完善现行的会计制度。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民办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相关可行性改革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民办高校提供理论指导。
二是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建设现状。
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建设最大的困惑在于,民办高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许多民办高校主要借鉴公立高校会计制度的建设方法。在遵守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为了实现与公立高校的横向比较,他们选择了基于收付实现制度的高校会计制度。然而,私立高校本身的教育体系和商业活动与公立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简单地复制公立高校的会计制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1.资产状况不真实。
私立大学的资产状况不真实,主要是因为其资产存在严重的账户不一致,总资产被人为夸大。根据《高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会计不考虑损失和折旧,只反映固定资产的原价值而不是净价值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原值将从固定资产中一次性降低。
2.成本核算不准确。
由于私立高校在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折旧,其教育成本核算不准确、不完整,私立高校投资者不可能获得科学合理的投资回报结果。此外,由于固定资产的购买成本将一次性计入购买期的消费支出账户,这将给年度会计余额账户带来巨大的波动和影响。
3.收支确认不合理。
在实施高校会计制度的过程中,私立高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度,即收支记录主要以实际资金到达为基准。与其他会计制度相比,其会计过程相对简单,但忽略了对跨期收支的反映。例如,私立大学在每学年初按照收付实现制度的原则收取学生的基本学费、专业培训费和住宿费。这些费用一般是跨学年收取的,许多费用只反映在下半年。对于一些欠费学生来说,应收学费的总额不能包括在当前的总收入中。因此,收付实现制度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不同时期私立高校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不能满足不断加强教育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这种将教育成本与相应绩效相匹配的方式,很难判断私立高校的年终结余额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和基础。
4.基础设施核算不完整。
根据《高校会计制度》的相关原则,私立高校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会计的过程中,将单独处理,使基础设施项目会计独立于预算会计制度。对于私立大学,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在单独会计的过程中,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项目将反映在预算会计制度中作为大学的基本业务,最终转移到基础设施会计中。因此,私立大学的预算会计制度和基础设施会计不能真正反映基础设施项目的实际消费成本,给私立大学的资产和负债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三是民办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满足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改革开放前,高校属于国家政府机关的附属机构,主要采用集中管理的经济和财政收支管理方法。高校会计部门是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会计部门主要负责定期向上级会计管理部门提交会计报表。在高校教育和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上,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属于国家政府的管理范围。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环境下,传统的高校财政管理方法难以解决高校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适应当前预算会计改革的需要。
早在2006年,财政部就起草了相关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草案,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和实施。因此,私立高等教育学校也必须跟上改革的趋势,抓住国家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良好机遇,对其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修订。
3.适应当前财务会计环境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办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校的会计和商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家财政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完善,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其会计方法逐渐国际化。因此,对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