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估和融资风险
发布日期:2025-04-25 浏览次数:次
信用评估和融资风险
信用评估是指对债务发行人在有效期内及时偿还特定债务或相关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估,或者对企业的资产质量、偿付能力、信誉和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反映了信用风险,即企业的风险程度(表现为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的不确定性)。从信用评估的概念可以看出,“信用评估”是对企业未来偿付能力的不确定性的评估。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的债务无法到期偿还本息,对融资风险的分析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判断。因此,对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析是信用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融资风险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业绩的主要方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自其利润,而不是债务资金,使企业能够抵御各种风险,有力量快速补偿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否则企业将无法抗拒风险,随时面临破产、破产的风险。仅仅看一两个会计年度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它只反映了企业的短期经营成果。只有对几年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客观地判断企业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创造力。因此,盈利能力分析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融资风险的前提,也是信用评估中的首要因素之一。
(2)分析企业偿付能力及其可靠性。由于缺乏自有资金,企业往往依靠借贷筹集所需资金。如果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能够及时归还债务本息,就不会造成财务风险,企业也可以从借贷经营中获利;但如果缺乏按时偿还债务的准备和能力,企业将陷入“借贷、再借贷、债务增加”的恶性循环,危及企业的生存。在我国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中,偿付能力评估指标占很大比例,这也表明偿付能力分析也是判断是否存在融资风险的重要方面。
(3)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稳定性。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资本,并通过使用初始资本获得利润和积累,以扩大和增强企业的实力。企业资本不仅要有稳定的来源,还要有合理的组成,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政策、法律法规,符合企业有关章程和制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反映稳定经营、降低风险的原则;相反,如果资本来源和混乱,企业的内部功能就会减弱,各种风险就会滋生和蔓延。例如,企业接受的投资大多是汽车、室内装饰、高级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资产。虽然这种方式增强了企业的实力,扩大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比例,但实际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而是降低了企业的资本利用率,相对降低了其利润,进而增加了其财务风险。
(4)分析企业资金的分布及其合理性。企业经营资金总是分布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企业经营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融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否合理地将筹集到的资金应用于经营的各个环节,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说,加快企业资本周转,以最少的资本获得最大的回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企业资金在某一环节停滞,将导致其整体经营状况恶化,进而导致财务风险。
(5)分析企业的增长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增长能力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盈利能力、适应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企业增长能力的分析往往是对其综合能力的分析,其分析方法包括企业市场开发和份额、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技术进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产品及其优势等。一般来说,成长良好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