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选择融资方法
发布日期:2025-03-31 浏览次数:次
分析和选择融资方法
1. 内部资金积累模式
内部资金积累是指不通过外部渠道获得新校区建设所需的资金,是学校选择自筹建设资金的唯一途径。虽然从财务杠杆的角度来看,使用外部资金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考虑到新校区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投资项目,对投资回报率高的外部资金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此外,新校区工期长,内部资金在项目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发挥了稳定内部管理的作用。
既然选择了内部资金积累的方式,首先要在全校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由于购地款不能用于贷款,启动项目所需的巨额资金需要学校自己准备,前期投入直接影响后续工期,整个工期还会涉及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所以学校要尽量减少支出,增加余额。
2. 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的英文缩写,是指将重大投资项目转让给民间单位或者外商组成的项目公司,按照一定条件授予特许经营期和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有一定期限。特许经营期内,项目公司筹集资金建设,拥有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投资回收和红利;特许经营期结束后,民间投资公司将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免费移交项目原单位,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近年来,BOT融资模式逐渐被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采用,因为这种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校资金短缺的压力,更好地实现了项目成本和进度的控制。BOT融资模式要求建设项目现金流稳定,风险小。因此,这种融资模式不能在整个校园的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学生宿舍、食堂、浴池、体育馆等类似物流设施满足BOT融资模式的需要;教学楼、实验室等设施无法运行,不能利用BOT融资模式筹集资金。
BOT融资模式虽然为高校新校区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但在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签订的特许权协议要科学规范。特许权协议是项目经营者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和转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该协议应包括项目投资规模、完成时间、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细节。以高校引入BOT模式融资学生食堂项目为例。投资者在签订特许权协议时,会约定学生人数、平均就餐率和收费标准。如果上述收费标准未通过主管部门审核,或因学生规模影响就餐率,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协议的执行;其次,防止投资者的不良行为。采用BOT融资模式的投资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投资追求,在特许经营期间,高校对项目投资公司没有管理权和控制权,投资者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标准,导致建筑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标准;最后,加强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支持。政府不仅要明确政府和投资者的义务和责任,还要对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项目进行信用担保,消除投资者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