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现状
发布日期:2024-10-28 浏览次数:次
我国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现状
(1)虽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偏低
完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离不开经济基础,科学有序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近年来,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非常快,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常低,这就决定了我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不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虽然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逐渐增加,但与同等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地区间差距不容小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形式良好,但社会保障支出相对滞后,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一致。总之,社会保障支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合理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配套的公共财政体系和科学的财政支出结构。我国城乡在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投入上存在较大差异。衡量社会保障水平是否适度的标准很多,如是否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承受能力、城乡差异的现状等。在我国,农村人口居多,但社会保障费用往往占相对较少的城市居民,导致保障规模不协调。公共财政支出应反映公平效应,但显然,现有的社会救济和补贴制度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问题是制约财政对社会保障投资的关键问题。政府投资方向不明确,支出结构不合理,实力不足,缺乏长期机制,保障项目、保障规模和支付水平不科学。要实现改善民生、满足民生需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社会保障目标,必须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民生支出为主的公共财政。
(三)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一定风险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足以满足基本保障需求,人口老龄化加剧。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低于社会保障支出,大大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负担。我国财政保障能力低,实力小,刚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高,社会保障隐性债务或债务支付能力低。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保险项目,养老保险支出缺口风险直接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效率。此外,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