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及其范围定义

发布日期:2024-08-04 浏览次数: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及其范围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各类非营利组织几乎提供从教育到科学、文化、体育、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农业等方面的服务,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各种社会需求。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建立和经营的动机不是为了盈利。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动机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本质上的;它不仅包括组织活动开始前的阶段,还包括组织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结束后的阶段。具体来说,这种非营利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目的。非营利组织经营的目的主要不是追求利润或利润等同物。虽然一些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收支也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不是为了微观经济效益,而是为了宏观社会效益。
 
2.资金来源。在总结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指出,非营利组织“大部分资金来自资金供应商,他们不想收回或获得经济利益”。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所需的资金全部或部分来自各级政府的预算拨款、单位收支余额和捐赠。政府或捐赠者不期望按时收回提供的资金,也不同意按照提供的资金的一定比例获得经济利益。
 
3.所有者权益。非营利组织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可以明确界定、出售、转让、赎回。即使非营利组织解体,资本提供者也不分享剩余资产的明确所有者权益。
 
4.纳税。美国国内税务局规定,非营利组织取得免税身份的,除特别规定外,可以免征联邦所得税。在我国,有营业收入的事业单位只计算缴纳营业余额,通过预算拨款的非营利组织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二)非营利组织范围的界定
 
1.外国非营利组织的类型。目前,外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称谓并不统一。一些外国学者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并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另一些统称为非营利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将类似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组织称为公共单位或公共部门。1994年10月发布的第四份研究报告《利用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公共单位观》认为:“公共单位是指中央政府、地区(如州、省、区)政府、地方(如城市、城镇)政府和相应的政府主体(如机构、局、部门、部门、委员会和企业)。”
 
虽然标题不统一,但组织类型基本相同。这些组织或单位主要有以下形式:(1)政府单位:包括联邦(中央)政府、州、县、市、镇、村等地方政府单位;(2)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职业技术学校;(3)卫生福利组织:包括医院、诊所、护理机构、福利组织、疗养院、红十字会等;(4)各种宗教组织和机构;(5)各种慈善组织和机构;(6)各种基金会;(7)政府企业(即国有企业)。
 
在上述组织或单位中,通过将教育机构、卫生福利机构、宗教机构、慈善机构和各种基金会等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并根据所有权性质将其分为公立和私立组织。对于公共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企业,它们通常被视为政府的一个组成单位。虽然从组织职能和经营目的来看,公共非营利组织与私人非营利组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实际上可以成为一种更特殊的社会组织。但国外也将政府、公共企业和公共非营利组织归类为一类组织,基本按照政府管理社会的目的行使职能,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统一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准则。私营企业和私营非营利组织属于另一类组织。他们不履行政府职能,经营是为了盈利,或者需要依靠自己的经营活动来维持持续经营。美国目前的这类组织统一执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准则。
 
鉴于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统一适用于学校、医院等非营利单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共单位委员会也将其研究报告的适用范围定位于中央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及其公共非营利单位。
 
2.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类型。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名词。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从而确立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如前所述,西方国家通常使用非营利组织这个词。中国的事业单位在内涵上与西方的非营利组织相似,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实践相协调,我们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范围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所谓的公共机构通常可以理解为没有物质产品生产和政府事务管理职能的单位,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动形式为社会提供生产或生活服务。它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不同的行业和经济类型。从行业角度看,可分为24类;科研机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勘察设计机构;新闻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卫生机构;体育机构;农林牧水机构;交通机构;气象机构;地震机构;海洋机构;环保机构;测绘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质量监督机构;知识产权机构;物资仓储机构;房地产、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经济监督机构;机关后勤机构;公证服务等机构。
 
中国公共机构的范围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市场经济促进了公共机构的发展。过去,公共机构的范围很广。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部分单位逐渐从社会和公益转向商业和发展,资本供给自给率不断提高,经营目的和单位性质实际上发生了变化。一些事业正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如体育产业化。
 
近期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如下:部分单位,如大多数中小学、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文艺团体、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这些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登记,按照事业单位有关财务和会计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部分单位,如会计师事务所、应用型和开发型科研机构、民办文艺团体、体育场馆等,具有较强的商业性和发展性,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单位不妨按照企业登记,按照企业财务规则、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的事业单位和西方公共非营利组织基本可以在范围内保持一致。
 
在中国,我们习惯于把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放在一起,称之为行政事业单位。这主要是基于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往往依附于行政单位,而一些行政单位也在办事业单位。一些行政单位根据机构、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限制,将行政职能转移到事业单位,俗称政事不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不同的是,行政单位的所有资金都是由国家拨款取得的,通常是“行政资金”科目。虽然事业单位的管理形式不同,但有的资金全部由国家财政供应,有的则实行定额或固定补贴(预算拨款为“事业资金”科目)。现在你有我在行政事业单位。我有你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这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