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信息披露
发布日期:2024-04-30 浏览次数:次
其他非财务信息披露
1. 非财务信息的类型
非财务信息覆盖面广,内容复杂。它不仅可以解释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背景信息。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事业单位经营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相关股东和主要经理的信息;二是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和资产的类别和内容:三是产业布局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事业单位通过说明其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经营战略,可以方便信息用户对这些战略是否适合事业单位的经营环境做出适当的判断和评价(2)经营业绩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①经营活动指标,如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价格、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退货和积压;②员工数量、平均收入、原材料消耗数量、价格等成本指标:③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等关键业务指标;④关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如关键资产的平均使用寿命、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⑤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指标、与供应商的关系指标等其他指标。
(3)管理部门的分析。由于管理部门比外部信息客户更了解事业单位的相关交易和事项,因此通过讨论和分析一些重要事项,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管理部门的分析通常包括:①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②事业单位经营效率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对于一个多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在分析事业单位整体情况的同时,应当分析各分公司的业绩;③分析和表明财务报告中非常项目形成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4)前瞻性信息。①公共机构的机会和风险,包括其他行业经营造成的机会和风险,行业结构变化造成的机会和风险,以及过度集中(如客户集中、供应商集中)造成的风险;②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③将实际经营效益与之前公布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并与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比较。
2. 非财务信息披露难点
虽然非财务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披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非财务信息覆盖面广,难以收集数据,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数据难以准确及时获取。即使获得了一些信息,也违反了成本效益的原则,公共机构也不愿意提供这些信息。此外,非财务信息披露也可能泄露公共机构的秘密。公告越少,越有利于公共机构的保密,但对投资者不能发挥应有的投资参考作用;公告越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有利,公共机构可能泄露其业务信息、投资项目等相关公共机构的秘密。
因此,有必要积极鼓励和规范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鼓励事业单位自愿披露非财务信息,制定相关非财务信息披露规范,明确非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对某些信息采用什么方式,通过哪些指标提供相关指导,使事业单位在提供非财务信息时具有可操作性和比较性。同时,非财务信息也应进行审查验证,审查验证任务的承担者也应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使提供的非财务信息具有公证作用,确保其客观性和公平性,降低用户的信息风险。此外,应加强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监督机构应当规定相应的反欺诈条款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对恶意使用非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的事业单位进行处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