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管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管理
发布日期:2023-12-07 浏览次数:次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管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管理
本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价及折旧核算方法
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有形资产核算
公共机构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满足公共机构日常工作的有形资产,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公共机构的固定资产标准,其使用寿命不仅需要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而且可以获得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固定资产的定价主要是根据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来定价的。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计算,根据各类固定资产原值和估计使用寿命扣除残值确定折旧率。交通机构的年分类折旧率见表2。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事业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技术陈旧、损坏或长期闲置等减值迹象。如有减值迹象,估计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未来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2.在固定资产核算中,除有形资产核算外,还包括无形资产核算
取得无形资产时,按实际成本计价。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有效使用寿命内按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检查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有减值迹象。如有减值迹象,估计可收回金额。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将不予转回[6]。
(二)事业单位存在的贷款费用
事业单位发生贷款费用时,可以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采购和建设,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贷款费用根据发生时的金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当资产达到预定可用状态时,必要的购买和建设已经开始,相关资产支出和贷款费用已经发生时,贷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当购买和建设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用状态时,贷款费用将停止资本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买和建设过程中异常中断,中断时间连续三个月以上的,暂停贷款费用的资本化。
为购买和建设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项贷款的,以专项贷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未使用的贷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暂时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购买和建设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一般贷款的,按照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项贷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一般贷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贷款应当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按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三)事业单位职工薪酬核算方法
职工工资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事业单位仍有部分合同制管理,将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补偿。应付职工工资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除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产品或劳动力成本、资产成本和当期损益分别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人计入。
(四)事业单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交通事业单位的基层单位多为盈利单位,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对上报的会计报表进行核算,其中最重要的是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在会计中,采用的方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7]。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计入所有者权益外,其余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所得税是指按照税务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交易和事项,应纳税给税务机关的金额,即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应有金额与原确认金额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