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工学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路径设计

发布日期:2023-12-05 浏览次数:

“工学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路径设计
 
根据建立应用型本科的需要,结合当前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工学结合”面临的困难,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新思路,强调创新能力培养,以工作为导向,增加培训环节和课时,选择符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培养路径。
 
(1)明确培训目标和定位,制定符合“工学结合”的培训计划。召集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加入学校专业委员会,参与财务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的制定,真正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能力和知识素养,见表1。在课程课时分配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广西外国语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一直按照建设应用型本科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修订。在2013年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21.2%,2015年实践学时的比例提高到24%。
 
(2)以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为主线,开展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首先,对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摒弃以知识教学为主、以教师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项目为支撑、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核心课程改革之路。邀请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课程理论知识应与企业岗位技能的需要相衔接,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例如,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将融资、投资、股利分配、运营、预算、财务分析等项目分为不同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专业能力。
 
二是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重新理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一些重叠的内容。比如财务管理课程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都有“财务分析”,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则注重“财务分析”。因此,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分析”要略讲,剩下的理论时间要放在实践时间。增加核心课程的实践时间,注重让学生多练习、多分析、多思考、多实践。
 
(3)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培训。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体需求为基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1.开展财务管理专业认知培训。(1)专业介绍。广西外国语学院每次新生入学第三周以班级为单位,以讲师以上专职教师为主,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要求、需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掌握的法律体系以及本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2)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可以将实践锻炼贯穿大学四年,甚至作为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比如广西外国语学院在实践教学中,规定学生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完成3学分的“创新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提交企业实践证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证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方式完成课程。
 
2.加强学生实践分析能力的培养。对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投资等课程,实施案例教学,通过一些热门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学生通过查找数据、分析数据、独立思考,利用财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
 
3.参加第二个课堂学习。主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竞赛区域竞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竞赛、全国管理决策模拟竞赛、朋友杯财务会计竞赛、财税知识竞赛,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4.多证合一。为了满足企业的就业需求,鼓励学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将相应的研究课程纳入人才培训计划。例如:国际财务经理证书、会计资格证书、初级会计等级证书、证券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基本能满足学生取得上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使学生毕业除持有毕业证书外,还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广西外国语学院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学生专业协会为领导,开展与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竞赛和公益研究培训,在学校营造复习研究的氛围。同时,目前正积极准备将国际财务经理证书研究活动引入广西,方便学生获得证书。
 
(4)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和建设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精通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优秀教师,更需要具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管理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外部引进等方式和途径,建立一支适应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教学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可以创造条件,鼓励缺乏企业实践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或“以老带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带年轻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聘请企业高级财务经理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参与学校财务管理相关研究课题或担任“大学生创业项目”导师,同时在学校进行主题演讲。长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实践教学或实践培训课程。
 
(5)改变校企合作的思路。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注重校企合作,在校外设立校企合作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更多的培训方法是在假期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1-2个月的培训。然而,他们往往只能进行“认知”培训,这往往很难实现专业培训。事实上,为了突出工学结合,专业培训不需要把学生拉到企业,可以在学校进行。只有带学生进行培训的导师,才应选择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或从企业引进的财务管理丰富的专职教师。培训场景和内容与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和问题一致,能够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
 
高校财务管理教师具有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的是实践。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带领学生成立企业顾问小组,提出、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遗漏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未来发展计划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而且培养了教师,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这也是另一种“工学结合”的方式。
 
总之,如何构建“工学结合”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也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大批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然而,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摒弃一些束缚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传统培养模式,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