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3-11-09 浏览次数:

事业单位的本质属于国家机构,国家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由于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在其利用中容易腐败,或资金利用严重浪费和不合理。这些情况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需要相关财务管理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务管理部门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如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财务人员素质低、内部控制执行水平低等,需要正确对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一、事业单位概念表达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他们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机构。例如,工商局、税务局、银行、邮局等都是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机构是国家设立的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不同于公务员。一般来说,国家会对这些机构给予财政补贴,分为全额拨款机构(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另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公共机构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部分政策都是为了规范普通企业,公共机构的规范非常薄弱,公共机构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家财政,加强公共机构的财务内部控制迫在眉睫。为此,财政部于2012年底公布了行政机构内部控制规范,加强内部控制,避免个人侵蚀、安排不合理等不必要的浪费,也能确保内部工作更加透明,问题可以及时追踪,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