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特征
发布日期:2022-01-23 浏览次数:次
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经济体之间博弈、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工不合理等问题,长三角经济发展合作与博弈研究中,认为采用科学的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中心的多样化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合作博弈的实现,从而使得区域内各经济单位在合作博弈过程中取得了整体经济效益的跃升。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弯曲,日本的东京弯曲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典范,这两个地区的典型特征就是人口众多、密度高、总量大、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实际上,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裹挟于庞大的产业链体系之中,并从中找出自己的定位。伴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换代,经济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追求产业效益的提高,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国家或地区也有机会逐步进驻到产业链的上游,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同一区域内形成报团取暖、互助性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由于这些比较接近的城市或地区在市场需求、技术共享、原料供应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采取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方式,使区域内各城市获得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避免产业重叠严重,在市场上的竞争或过剩能力[1]。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特征十分吻合。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总面积、人口规模、GDP总量及在国内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5.914万、2.27亿、23.73万亿元、23.9%。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很好,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其在市场需求、产业融合、资源互补等方面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2]。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合作效应对区域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融合起到积极的作用。
长三角经济利益分配问题。
经济效益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这一地区的经济支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化工、制造业为主,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能源消耗水平高、污染程度高、经济效益低、环境效益差。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技术水平、产品需求等都有了大幅提高,原来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效率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是其主要发展方向[3]。而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自然也成为产业升级的先行者。由于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人均GDP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处于极高的位置,而安徽省则处于中上游,所以可以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益在全国十分突出。从表1中反映出长三角地区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较高。
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了经济合作,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各省市间的竞争与博弈,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需要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在相互合作中实现整体与局部共同发展,但各个省、市在这个过程中也各有自己的发展目标、思路以及方向,这些客观差异的存在,将导致它们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制约和影响。比如,上海市将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行业。而且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市在“十四五”期间也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纳米材料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事实上,上海市与南京市在产业导向方面存在着竞争。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市间存在的产业竞争和利益冲突,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思考的问题,要避免零和博弈,在博弈中达到相互促进,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长三角经济合作及其博弈思考。
现实中的主要矛盾。
一是局部和整体的发展冲突。在国家政策支持、各种资源倾斜和人才竞争等方面,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一大批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城市,如上海市、苏州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等。这两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合作又有博弈。任何城市都不愿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下风,最近几年主要城市都放松了落户政策,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杭州市已于2020年提出了向本市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硕士生、硕士生和硕士生一次获得5万元、3万元和1万元补助;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年一万元的专项生活补助。合肥为重点企业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3年免费入住人才公寓的优惠政策,租户可享受相当可观的租房补贴。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间人才、原料、优质产业的竞争,这种博弈往往是此消彼长的。
二是经济失衡的矛盾。由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明显优势,与江苏省相比,浙江省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基本相当,同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安徽省与其他三个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矛盾。
坚持合作游戏开发思路。
零和游戏的弊端。若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在资源竞争中采取零和博弈战略,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参与竞争的各方产生发展矛盾,因为一方获得资源的同时意味着另一方丧失资源,在博弈过程中甚至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4]。二是合作博弈优势。该游戏要求区域内各经济主体之间以相互促进的思维,以相互促进的思维进行竞争;其结果是,某些单位获得的发展资源较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其他单位获得的发展资源较少,其发展速度稍慢,但总体而言,从竞争中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发展机会。因此,可以运用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来提高合作博弈模式下的经济发展效率。协作博弈模式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区域经济下各方需要在竞争与博弈中形成整体发展战略,每一方都是在博弈中发展。
以合作游戏推动发展的战略。
确定行业分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之间的合作博弈需要形成产业布局上的分工与合作模式,如,IC工业可从芯片制造、芯片设计、原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方面形成合作模式,从而保证了各区域内各单位在合作中都能得到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但博弈点在于各行业环节在经济效益上有一定的差别,芯片设计属于高增值、高收益工种,而且,大规模的芯片制造能够借助数量优势获得更大的收益,产业分工的不一致将导致利润的差距。但是,从整体上讲,仍应借助产业大分工形成合作博弈模式。
多元发展战略。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也应注重促进各经济单元之间的协同发展,单一的经济发展中心必将产生很大的虹吸效应,使区域经济出现严重的发展失衡。所以,采用多中心发展战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将上海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建设包括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多中心发展模式,如无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浙江省和安徽省还需要培育省城以外的副中心,逐步实现类似江苏省的多中心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