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布日期:2022-07-25 浏览次数:

(1)分析方法本身有局限性。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这些分析方法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比率分析方法,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负债权益比、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等,用于分析和评价企业偿付能力、债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资产经营能力等,如果单独使用比率分析方法,各种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不能对企业未来财务和经营状况做出合理判断,也需要使用其他辅助方法进行预测。比较分析法对应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例如,在比较行业数据时,需要选择行业相同或业务性质相似、企业规模和经营模式相似或相同的企业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分析企业以往的财务业务数据,预测企业的业务发展趋势,也要求企业历史数据不属于特殊时期或受特殊原因影响,导致业务数据波动较大,对预测分析造成一定误差。如果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业务业绩突然下降,这一时期的业务数据会显示低,当市场环境正常时,业务数据会上升。如果对这两期的数据进行比较,预测业务发展趋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分和关注。因素分析法在实践中应用广泛。然而,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应该仔细确定因素分解的相关性、假设分析前提和因素替代的顺序。这些问题对指标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总资产收入率等于总资产值率乘以产品销售率,或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乘以固定资产收入率。可以看出,以下分解方法与总资产收入率之间没有不可避免的联系,因此分解指标不正确。例如,净资产收益率可分为股权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三个指标。分析系统有明显的逻辑顺序,股权乘数排名第一,其次是总资产周转率,最后是销售净利率。不同的顺序必然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差异。因此,在使用因素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因素分解的相关性、因素替代的顺序等问题,这将对分析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对财务分析有影响。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受企业管理部门职业道德的影响。为了自身利益,企业管理部门要求财务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调整会计报表,谋取利润。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价非常专业,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对财务报表有深刻的理解和判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财务模式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不同的财务人员相比,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差距,同一企业使用的财务指标和分析结果会有所不同。
(3)现有的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流动率、速动率、库存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是利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数据计算出来的,从静态的角度反映了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实现某一时间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例如,担保造成的负债、未记录或负债会增加企业的短期债务负担,可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和准备快速实现的长期资产会增加企业的流动性,这些因素不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如果应收账款和存货受季节性影响,年度数据波动较大,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有很大限制,不能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准确反映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的平衡。其次,企业主要利用资产负债率、负债经营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指标来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这些指标的分析也会存在上述问题。如果企业资产质量差,如存货价格下跌、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账款坏账无法收回、长期投资风险、固定资产净值与实际不一致,将高估企业资产,影响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经济指标、资产负债率、负债经营率等指标不真实。如果管理部门调整利润表,导致利润高估,会影响利息保障倍数高于实际,高估企业的实际偿付能力。最后,企业通常使用资产净利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原则是基于权责制。收入、成本、费用是否有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未反映,只能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量”不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质”。有些企业的利润指标看起来很好,但如果信贷销售比例较大,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或坏账损失,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这些指标,将现金流与盈利能力指标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