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会计改革全面推进

发布日期:2022-06-10 浏览次数:

一、回顾政府会计改革历程。
近些年,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能真正体现政府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家庭财务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政府会计制度。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党政机关实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也明确要求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准确计算机构运行资金,充分反映行政成本;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定了建立政府财务报制度。2014年8月,新修订的《预算法》提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年度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中长期可持续发生的情况。2014年12月,国务院同意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制度。随后在2016年7月-2016年8月,又依次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的确认、计量、公开等方面开展了详细规定。2016年8月,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选取了40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征求意见稿的模拟测试工作,单位类型涵盖行政单位、一般事业单位和典型行业单位(包括医院、科学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等),本次试点的测试,为下一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实施了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尚未建立以权责发生制度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的重构和政府会计改革仍在推进过程中,因此,对当前预算会计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政府会计改革的最新成果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预算会计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内容广泛,综合性强。
现阶段,在我国预算会计课程设置关键以政府部门与非营利性机构会计课程内容主导,课程内容关键包含四个层面:财政部门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公共机构会计(包含医院管理、高等院校、中小学等)、民间非营利性机构会计核算。尽管这四个层面都是归属于预算会计制度,但內容差别挺大,不一样的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层面也存有许多差别,规定学员普遍掌握不一样种类的会计主体在类似业务发生时,采用不一样的会计主体开展业务核算。另外,专业知识的交叉整合和综合性较强,学员必须对在我国的当今预算管理方法、税款管理方法、行政机构财政部门管理体系等有比较全方位的掌握,进而精确掌握业务流程的处理方法和方法。
(二)系统更新速度快。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全面推进,与预算会计相关的会计制度更新得更快。例如,2012年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年修订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5年修订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2016年发布了《政府会计制度科目和会计报表(草案),2017年正式实施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这些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会计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因此必须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未来应用知识的需要。
(三)要求较高的实践教学。
会计教学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机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对实践教学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政府机构、行政机构和私营非营利组织的业务处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