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发布日期:2025-04-23 浏览次数:次
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其他国家不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
大多数不规范的中小企业都是通过家庭经营和合伙经营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短期经营行为,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被市场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据调查,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无会计报表。有的企业甚至有四个账户(银行、工商、税务、自己)财务信息失真。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逃避银行债务和多重抵押,其信用水平并不高。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中小企业版(创业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有限
2004 年5 本月中小企业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建立中小企业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创造直接融资方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这种发展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只能解决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将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像科技企业那样成为高回报、高增长的企业。因此,通过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案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没有太大帮助。
(三)国有银行惜贷严重
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角度,可以分析国有银行不愿意放弃贷款的原因。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借款人具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所有关于借款人的信息,或者收集和识别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个别企业需要资金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竞争领域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较大的融资风险和相对较低的投资回报。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可能成为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信用,中小企业不愿按照银行要求提供相关财务信息。这样,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管成本就上升了。由于缺乏足够的中小企业客户风险信息,银行无法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此外,由于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的差异,以及银行对规模效应的追求,大型金融企业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是为资本需求较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
截至2007 年底,全国各类担保机构600家成立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2000笔贷款担保超过1亿元。我国担保制度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干预较少。政策性担保机构不需要自负盈亏,追求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使担保成为福利。当银行考虑到补偿金额过大或集中补偿,担保机构无法补偿时,反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此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抵押的折扣率过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品少,但目前抵押品金融折扣率过高,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