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发布日期:2025-01-21 浏览次数:次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扩张迅速
21世纪以前,中国的投资流量呈上升趋势,但投资存量不大。自2002年中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以来,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股票)达到5319.4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13位。此外,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较2011年下降17%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历史新高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体。
(2)投资全球近80%的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投资者在国外设立了近2.2万家投资企业,广泛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地区),覆盖率76.8%。2012年,58.4%的投资(512亿美元)流向香港;同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为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5%。美国已成为中国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经济体(4.6%)。前十大投资目的地包括哈萨克斯坦、英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新加坡、印尼和卢森堡。前20名股票共计4750.93亿美元,占总量的89.3%。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虽然投资流量大幅上升,但投资存量较少,投资流量和存量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份额较小
根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2012年中国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6.1%,股票仅占2.2%。201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股仅占美国的10.2%。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股票相比,差距相对较大,这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非常不相称。
(2)投资主体结构不平衡,国有企业占很大比例
中国的投资主体结构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体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在资源和能源领域。由于国有企业受到国家的监督管理,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受到许多政策限制,国有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活动具有许多“国家色彩”。为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平等对待所有企业,放宽政策限制,鼓励中小企业“全球化”。
(三)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产业的分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集中在服务业和能源产业,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根据国际经验,大多数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都经历了资源开发―制造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