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认知对股价发现功能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5-01-10 浏览次数:次
投资者认知对股价发现功能的影响
Harison和Kreps(1978)Pearson(1995),Harris和Raviv(1993),Hong和Stein(2003)等提出了观点差异模型。不同的观点模型认为,即使交易者有相同的信息,他们也可能对资产的价值有不同的判断,导致不同的投资行为。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交易者有不同的先验知识(Harrison、Kreps(1978)导致概率函数不同,使其处理信息的模型存在差异(Kandle、Pearson(1995)),因此产生不同的交易行为。行为金融研究表明,观点差异的原因也可能来自投资者认知限制或过度自信造成的认知偏差(Daniel et al.1998)等心理因素。在个人认知的影响下,投资者的决策不再是最佳回报,而是认知理性作用的结果。认知理性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人偏好。也就是说,由于个人偏好的变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个人偏好的特征取决于个人的具体认知模式;第二,个人知识。不同的认知过程会产生不同的知识体系,个人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新的局部或特殊的知识。第三,个人约束。个体的认知约束包括有限的计算能力、有限的感知、有限的注意力等(Schandler,2006)。在个体认知约束的影响下,个体行为决策无法获得最佳的物质收入,其行为是认知理性作用的结果;第四,个体行为的特征。个人行为的特征可能是无意识的规则,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计算决策。行为意识的复杂性决定了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同时,由于人们的投资行为是在特定的认知水平下进行的,个人交易行为也会受到群体的影响(顾自安,2011)。可见,投资者的认知理性会对股价的形成产生影响。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价格发现能力与交易成本成反比,与流通股比例成反比,与交易量比例成正比,市场透明度、公平性、流动性、市场稳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对股票价格发现能力有重要影响。从投资者自身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投资者的认知对股票价格的发现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中,也要关注投资者认知理性和认知非理性对股票价格发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