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因素
发布日期:2025-01-10 浏览次数:次
价格发现是研究信息在价格中的反应过程。如果一个市场的信息对资产价格有影响,我们称这个市场为资产的价格发现做出了贡献。因此,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价格发现过程是基于市场上的因素。近年来,由于“理性人”的假设,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无法解释资本市场的异象,使研究人员寻求其他更接近现实世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借鉴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以认知理性为核心的新经济理论(黄凯南、程振宇,2008)的兴起。我们发现,投资者的认知会影响市场上的信息,从而影响价格发现的过程。
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价格发现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Barkham和Hasbrouk分别对价格发现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征:1、价格发现是市场收集信息形成资产价格的动态过程。2.、不同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不同,形成了市场对同一资产价格发现的先进或滞后关系。3.、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速度收集信息,导致市场对同一资产的价格发现有不同的贡献。市场上的各种因素影响信息的反应速度和收集速度,从而影响价格发现过程。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股票交易成本、交易量、流通股份比例、市场透明度、公平性、流动性、稳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都会影响信息的反应速度和聚集速度,对股票价格发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在交易成本假设中,知情交易者倾向于选择交易成本低的市场进行交易,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获得的信息收入。因此,交易成本较低的市场往往在价格发现中占据主导地位。Fleming,Ostdiek和Whaley(1996)研究表明,价格发现能力与交易成本成反比。Hasbrouck发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价格发现功能与其成交量比例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成交量占比越大,投资者越关注市场,获得的信息越多,发现价格的能力就越强。陈学胜、秦家琦(2013)指出,交易量中包含的私有信息含量在价格发现中占主导地位。同一家公司在A、B股市场流通的股票数量不同,甚至两个市场流通的股票比例也不同。在流通股较少的情况下,同样的资金量可以使股价波动较大。知情交易者倾向于选择股票流通股份比例较小的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流通股份的比例与股票价格发现功能成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