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发布日期:2024-07-10 浏览次数:

1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果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和公共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标准,甚至作弊,对违法违纪活动提出建议,直接参与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伪造和变造。
(2)追求私人利益,监督自我盗窃。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扩张,失去了最低法律观念,会计职业道德丧失,故意伪造、变造、隐匿、破坏会计数据,利用职务腐败、挪用公款、试法,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3)违反规则,弄虚作假。部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认同会计欺诈行为,作为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扭曲的保护伞。一些注册会计师知道客户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报告和故意欺诈行为,但没有指出,并作出虚假陈述,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2 会计诚信失范原因分析
2.1 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组成、组织形式、就业模式和分配模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利益模式必然会多样化和复杂化。原来,单一的利益关系已经向大跨度、多层次的利益模式发生了变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必然导致道德冲突。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扭曲原因时所说的“利益驱动”,是指这种价值观变化的负面影响。在会计职业道德的衰退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往往是小团体利益的上风,导致会计信息扭曲。为了争夺会计市场的经济利益,注册会计师毫不犹豫地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这些都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
出于不同的动机,有的粉饰经营业绩,要么做大利润,要么做小利润,要么操纵利润,要么平衡利润,要么清理利润;有的粉饰财务状况,要么高估资产,要么低估负债。
2.2 会计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是单位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受雇于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衣服、食物、住房、交通、奖惩和晋升都取决于他们单位的工作和表现。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面临着坚持标准、坚持职业道德的痛苦选择。客观上,存在着“站不住、站不住”的现象。目前,突出的会计信息扭曲问题大多是由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指导和强迫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2.3 职业道德外部法律环境差
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2.4 缺乏宣传、教育、监督和检查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力手段和措施
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较低,当然受社会氛围的影响,也是不良社会氛围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这与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片面地关注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育。会计人员参加工作后,继续教育规定中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此外,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失范的原因有很多,如会计职业纪律松懈、惩治违法行为不力、缺乏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对道德表现奖惩不明等。
3 会计人员如何诚实守信?
(1)诚实,诚实,诚实,不作弊。诚实,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外表一致,光明正大。说实话,要求会计人员诚实,是一个,是两个,不夸张,不缩小,不隐瞒,如实反映和披露单位的经济和业务事项。诚实,要求会计人员脚踏实地,不欺骗,不欺骗。总之,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会计,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错误,不得伪造账户、欺诈,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
(2)保密守信,不受利益的诱惑。在市场经济中,秘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会计人员经常因为专业特点而接触到单位和客户的一些秘密。因此,会计人员应当依法保守单位秘密,这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
会计人员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和单位利益是他们的义务。欺诈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是会计职业的禁忌。此外,会计人员应了解他们所知道的信息,哪些是国家秘密,哪些是商业秘密,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以防止无意中泄露。
(3)谨慎执业,信誉第一。诚实守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对客户和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维护职业信誉。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客户时要谨慎,不要盲目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的不正当要求,接受违反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注意评估自己的业务能力,正确判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是否胜任委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