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发布日期:2022-07-18 浏览次数:

一、现状与问题
1.1.教学内容的现状。随着生产的发展,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突出了内容不完整、实用性和适用性差的问题。
1.1.1.会计目标缺乏现代制造环境的适应性。传统的成本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为核算目标,即利润最大化。“生产导向型”成本管理;适合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当今市场需求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产品生产也向小批量、个性化转变。呼吁成本会计和教学,适应现代制造环境,补充相关内容,增强实用性。
1.1.2.成本核算缺乏对现代产品制造环境的把握。在现代产品制造环境中,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但制造成本急剧增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基于工作时间的间接成本分配标准的传统成本会计存在会计方法不足的问题。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新变化,急需补充新的成本会计方法。
1.1.3.成本会计缺乏事前和事后管理内容。成本预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后管理包括: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评估。在现代制造环境中,生产成本在制造成本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产品研发、供应、服务、销售活动成本不断上升,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成本会计急需进行成本前后管理,教学领域相关内容需要补充。
1.2教学方法现状。
1.2.1.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都是基于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教师为中心”和“单向灌输”教学方法的特点;学生听起来很无聊,教学效果不好。
1.2.2.简化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也进行了实践教学,但过于简化,停留在:见证、查账、套公式、算术的初级水平;学生不能根据不同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很难学以致用。
1.2.3.教学手段单调。传统成本会计教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自然媒体(黑板、粉笔);教师受教学手段的限制,难以逐一向学生展示成本核算的所有信息、表格和关系;教学停留在阅读教科书、听解释、反复翻页、解释表格数据的初级阶段。
二、改革创新
2.教学内容的创新。
2.1.1以用户满意度为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用户满意度包括:依赖性、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成本核算的目标是用户满意度“市场导向型”成本管理,适应现代制造环境,实现价值控制和物理控制,实现生产前、生产后、各阶段、各要素的动态控制。
2.1.2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补充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生产作业”为基础;制造成本按成本动机分配多元化标准。制造成本的多元化分配可以避免传统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扭曲问题(产量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成本高),以适应现代制造环境,避免生产经营决策失误。
2.1.3.增加战略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的教学内容。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从战略的角度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利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成本信息,从而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实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引入质量成本后,对成本全过程进行预防性控制,根据不同功能进行核算,从而扩大成本管理的功能和工作范围,完善成本前后管理,使成本管理进入新阶段。
2.2教学方法改革。
2.2.1.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定期开展研究、教学改革活动,安排教师定期深入工厂,开展成本核算研究活动;了解成本核算实际应用中的热点和难点。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根据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梳理教学内容和重点;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来自“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向以“生产为中心”,“双向交流”转变。
2.2.2.完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案例:设计要以突破章节教学难点为原则;内容包括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参与性强,方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认识。实践教学:在介绍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前提下,让学生了解相关凭证的来源去向,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和过程;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的特点,重点分析成本会计的组织;最后,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和相关成本管理。让学生根据不同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真正学以致用。
2.2.3.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成本会计教学结构化突出的特点,应采用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PPT制作过程图技术注重成本核算的整体过程;针对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反映成本核算各环节顺序的表格频繁翻转的问题,可以PPT在制作过程中,采用超链接技术,将相关表格、相关凭证等需要参考的文件直接链接到教学课件中,使用相关材料,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三,小结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现代制造环境、教学方法与人才需求存在差距。只有从上述角度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具有较高适应性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满足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