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发布日期:2025-04-25 浏览次数:
融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的固有风险,直接表现为企业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融资风险,但也影响融资风险。当企业完全使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是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平等分担。企业采用股本和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作用,股东收益波动较大,风险大于经营风险,差额为融资风险。企业经营不善,经营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的,不仅股东收益变成泡沫,而且利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和资产流动性。债务本息一般需要现金(货币基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盈利状况良好,但能否按合同、合同规定偿还本息,也取决于企业预期现金流入是否足够及时,资产整体流动性,现金流入反映实际偿付能力,资产流动性反映潜在偿付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错误,或信贷政策过宽,无法全额或及时实现预期现金流入,支付到期贷款本息,将面临金融危机。此时,为了防止破产实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动能力)不同,其中库存现金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流动性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即各类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不同,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很大关系。当企业资产整体流动性强,流动性强的资产较多时,财务风险较小;相反,当企业资产整体流动性较弱,流动性较弱的资产较多时,财务风险较大。许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不得不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本整合的地方。企业负债经营受金融市场影响。例如,债务利率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资本供求关系,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导致企业的融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用短期贷款融资时,如遇金融紧缩、银根紧缩、短期贷款利率大幅上升,会导致利息成本急剧增加,利润下降,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无法支付高利息成本和破产清算。
融资风险的内外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诱发融资风险。一方面,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资产流动性、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下,才能导致企业融资风险,债务比率越大,债务利息越高,债务期限结构越不合理,企业融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虽然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但企业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经营风险较低,金融市场波动不大,因此企业融资风险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