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仍存在发展瓶颈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跨境电子商务仍存在发展瓶颈

发布日期:2024-12-13 浏览次数:

跨境电子商务仍存在发展瓶颈
 
虽然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但仍有许多因素阻碍了其发展,包括法律、支付、物流等方面。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法律问题不断突出。商品质量的权利保护、监督和产权问题是跨境电子商务法的关键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跨区域,跨境交易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将大大提高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难度。知识产权、质量体系和标准体系各国不同,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跨境电子商务法律,实现统一。
 
在跨境交易过程中,结汇和支付方式也是制约跨境电子商务的一大难题。在国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试点之前,卖家只能选择四种结汇方式:一种是以个人身份收款结汇,但受金额限制,每人每年只能结汇5万美元,跟不上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此外,通过香港汇丰银行提款卡结汇;其次,直接对外投资;最后,黑市交易。由于前几种有一定的限制,黑市交易逐渐盛行,但这种方式风险高,属于灰色地带,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规模发展。在支付方面,Paypal在各国广泛应用于网上支付,普及率达到80%。中国的主流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并不容易。
 
除了支付外汇结算外,物流也是制约外贸发展的一个主要缺点。我国跨境物流刚刚起步,存在成本高、时间长、实时跟踪困难等缺点。对于相对方便的国际快递,由于运费高,跨境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大大削弱。除运费外,还存在仓储问题、货物积压、物流延迟等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海外仓库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海外仓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该模式不能普及,只有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才能实现。
 
跨境造成的区域差异也伴随着文化习俗的差异,因此国际营销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由于缺乏对目标客户群体相关数据的控制,跨境电子商务很难像在中国那样利用大数据准确地抓住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