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新时期我国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4-29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已进入分歧突出期和转型期,由扩张型向内涵建设型转变,但事业发展中的资本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高校财务治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投资主体多样化、会计方法复杂、法人实体多样化。然而,高校财务治理的一些思维形势并没有改变。高等教育资金筹集机制不完善,新校区建设仍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此外,高校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绩效评估、监督制度、各级高校经济责任的真正落实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 新时期我国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内部控制,经济责任落实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建设资金来源相对多样化,形成了多元化的主体学校体系。因此,需要完善法律治理结构,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新时期大多数高校缺乏相对完善的法律治理结构,财务工作往往由学校最大领导(校长)或副校负责,重大财务事项由学校委员会或学校党委决定,校外利益相关者很少参与,构成内部控制校园财务的情况。此外,由于缺乏独立性,高校有关部门难以发挥监督约束作用,由于经济责任落实不明确,学校经济决策不完善,随机性较大。因此,人们拒绝了责任,最终集体负责,没有以下内容。
 
1.2 高校债务压力大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国家财政资金有限,教育资金供给跟不上高校建设的投资速度,高校建设的投资速度跟不上学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为了继续发展教育和学校建设规模,高校开始向银行借款,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虽然银行贷款解决了高校资金不足的问题,支持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也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1.3 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低
 
高校成本意识是指降低资金支出、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概念。高校大部分资金来自中国财政预算的拨款,按时向国家报告,以获得第二年的财政拨款,没有经济收入和成本计算的相关评估和评估。高校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度,用完钱核算,向国家报告,造成大量资金不当,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低。
 
1.4 缺乏更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制度
 
高校缺乏更有效的激励制度,不能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缺乏约束机制使治理主体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对学校的发展不利。可行的约束机制和激励制度可以提高财务治理水平,确保财务治理目标和行为的一致性。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
 
2 促进高校财务治理发展的措施
 
2.1 完善高校财务组织架构
 
新时期,高校教育资金来源不再仅仅是中国财政预算的拨款。资金来源的主题多样化,包括校外投资者和校内投资者。高校财务的建议和决策需要考虑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既要突出校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又要实现校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组织结构,具体措施为:(1)由利益相关者提名,成立高校管理委员会,即大学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成员包括学校代表、政府代表、学生代表、学生代表、金融企业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代表。经利益相关者同意,校长可担任学校董事会主任,负责学校的主要事务。学校股东大会主要负责重大财务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研究,检查和审查学校的年度预算和决算报告,并对学校的相关财务政策做出决策。(2)学校股东大会应当设立以总会计师为领导的专门财务工作委员会。(3)设立学校监事会、监督学校股东会和财务工作委员会的有关工作。通过建立学校股东大会、监事会、财务工作委员会三个组织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学校的财务治理水平。
 
2.2 完善高校财务资本结构,健健健高校财务资本结构
 
高校财务资本结构是指高校教育建设的资金来源结构。由于新时期高校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化,高校财务资本结构复杂,需要完善,促进高校财务高效治理。具体措施如下:(1)提高财政拨出资金占学校建设资金来源的比例,响应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2)增加科研费收入、优势学科资金收入、校企合作资金收入等内源性资金来源。(3)扩大学校外源性资金来源,如政府通过减免税收政策吸引公司向高校捐款,学生吸引公司向学校捐款等。
 
2.3 建立健全成本效率机制
 
会计师潘序伦是中国首次提出“人才成本”的概念。他认为,培养人才也需要成本核算。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需要选择成本会计方法来计算人才成本,并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计算学校的各种成本。虽然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办学成本,但我们可以分析类似大学的成本,找出财务治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学校财务治理的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个人和组织绩效。此外,高校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学校的资金支出、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提高高校效率。
 
2.4 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可行的约束机制和激励制度有利于财务实体之间关系的协调,激发相关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实现高校效益最大化的机制。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奖惩制度,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能力进行奖惩,提高学生的整体表现和能力(2)个人激励与整体鼓励相结合,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3)不仅要约束财务实体的根源,还要约束过程和反馈,规范财务实体的行为,表扬财务治理中行为良好的组织或个人,惩罚行为不良的人,如撤销评估资格。
 
2.5 完善资金筹措机制
 
根据国家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政府应当转变职能,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维护高校的法人地位。政府可以建立教育投资拨款制度,向公众披露高校收到的财政拨款,防止高校资金滥用;二是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高校;三是改变学校扩招情况,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引导高校办学方向。从而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的融资方式。
 
3 结语
 
高校财务治理是财务主体在财务相关活动中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高校财务治理实现公平、公正、效率的统一。虽然新时期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主要财务实体积极参与,注重解决问题,促进财务治理理念、机制、制度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人为本、多参与、前进、协调原则,尽可能激发财务实体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大学的效率和财务治理水平可以大大提高,成为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支持。